位置:首页 > 学术 > 科研成果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在城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 应用展望

2023-05-09 17:16 [来源:] 点击量:

 

 

裴国庆

 

内容摘要】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社会数字化进程深度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丰富了MO的存在形态,将对民众生活、国家金融运作、世界金融体系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作为MO分发管理和金融服务承载重要参与单位,在其数字化转型新征程中应该如何认知DCEP、将会面对哪些影响、做好哪些工作准备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大数据金融实践等工作经验,给出了相关定义、梳理了工作重难点、给出了工作建议、做了一定应用展望,对城市商业银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  城市商业银行  数字化转型  场景金融

 

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751.92亿笔,金额达到23539.70万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另外,据广西区内某城市商业银行统计发现,该行现金年度交易量自201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最高降幅达到40个百分点,具体如图一:柜面现金年度交易走势图和图二:人均柜面年度现金交易量。以上数据表明,数字化社会进程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选路径。在此重大社会变革之际,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助推城市商业银行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推进场景金融创新并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图一:柜面现金年度交易走势图

图二:人均柜面年度现金交易量

 

一、DCEP概念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以下简称DCEP)是中国人民银行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运行框架,融合多种技术推出的具有国家信用和法偿性的数字货币,可跨时间、地域、网络支持多种类金融场景。它与法定货币等值,是M0的数字化形态。DECP具有新技术、新架构、新要求、新风险等特点,新技术是指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开放包容技术体系;新架构是指新的货币流转管理体系;新要求是指新事物带来的新的统一工作管理;新风险是指运行初期各类新的挑战和应急要求。DCEP其主要特质如表1:DCEP特质汇总表。

 

编号

特质

具体内容

1

定位

DCEP是对M0的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不计付利息;

2

兑换

按照100%准备金兑换;

3

监管

DCEP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4

法权

DCEP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5

运营

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6

技术

DCEP具有中心化特征,不预设技术路线,积极拥抱区块链、大数据等各类技术优点,支持离线交易。核心技术是“央行数字货币钱包/芯片卡”;

7

支付场景

DCEP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是现有微信支付、余额宝支付的扩充。比如公交地铁、餐饮、超市便利、公共缴费、自助售货、校园、食堂、医疗健康、交通罚款;

8

与电子支付工具区别

DCEP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兼有数字支付功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与银行账户紧耦合,是法币的一种数字化使用方式。二者之间非排斥替代关系;

9

一币两库三中心

“一币”是指仅有DCEP一种央行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与人民币等价兑换;“两库”是指发行库与商业银行库两个存储数字货币数据的数据库;“三中心”则分别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与大数据分析中心。

表1:DCEP特质汇总表

 

二、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工作形势分析

(一) 世界正从 “T”向“I”转变,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渡时期,数据的贡献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比得ˑ德鲁克曾说世界正从IT(信息技术)的“T”(技术)向“I”(信息)转变。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准实时的联动映像。基于数据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可总结客户金融行为规律和预测金融行为倾向,更有效的防控金融风险和创新金融服务。

(二) 城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全面启动,客户成为工作中心

国内银行业在经历了从算盘到键盘的信息化过程之后,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调研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都依托原有优势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实践工作。在该阶段,高效践行数字化转型,精准提升基于客户体验的金融服务能力,以最大程度契合和把握金融市场演进的新生态、新机遇,更好的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和社会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则逐渐成为塑造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银行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风控模式不断得以重塑。金融服务数字化会更好的解决客户痛点和满足客户需求。

(三) 场景金融是新一轮银行业竞争的重要战场

一是同业一致重视场景金融并取得不同工作成效。苏州银行、常熟农商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民生银行都已将开放银行置于重要工作地位。其中,苏州银行和常熟农商行在组织架构、场景金融创新、团队建设等领域均已启动相关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案例,取得了一定成效;二是存款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急需新的市场拓展突破点;三是场景金融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桂林银行等银行单位在各场景金融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被同业场景金融覆盖的客户时,缺少场景金融的银行处于竞争劣势。

三、城市商业银行工作局限性

(一)科技自主研发能力有限,难以及时响应地域客户个性化需求

城市商业银行大多以“外购成熟平台+局部运维开发”模式搭建全行系统架构,缺少自主系统研发能力。在科技人才具有一线沿海城市聚集效应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科技人才招聘难的境况,缺少自主研发人才基础,短期内无法建立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导致在场景金融拓展方面,难以及时响应地域客户个性化需求。尤其在DCEP出现之际,城市商业银行难以自主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完善基础系统。

(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有限,产品同质化严重

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日益白热化。城市商业银行一般采用“追随复制”模式,难以抢抓市场先机。在DCEP出现之际,城市商业银行难以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创新金融产品,支撑DECP嵌入到各类金融场景。

(三)外部监管严格,市场创新灵活性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企业

银行业属于经营风险的单位,受到中国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多家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在面对市场新机遇,需要考虑多维度风控措施、监管规定等,创新产品研发经过多级审批,过程冗长、创新空间受到挤压。

(四)城市商业银行DCEP工作推进滞后,缺少市场抢占先机

2017年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已加入央行牵头的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自2019年底DCEP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成为首批试点银行单位。城市商业银行参与到试点的相对较少,西部省市城市商业银行尚未开展试点申请工作,市场先机正逐步减少。

四、管理和应用建议

(一)及时总结跟进,认清现有技术差距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金融科技,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完善系统架构。热建系统包括大数据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大总账系统、互联网核心系统、数据仓库、企业服务总线等。这些系统为引入DCEP提供了高并发交易支撑、及时对账、事后统计分析、接口报文交互、客户管理、敏捷开发等多方面基础支持。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缺少落地应用场景,基础相对薄弱。为了弥补减少差距,城市商业银行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技术储备方面:对比总结现有技术体系与DCEP所需要的高并发性和高安全性之间的差距,积极探索完善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试验新技术应用,适时引入外部战略技术合作伙伴;二是业务支撑方面:对比分析敏捷开发、产品工厂等新理念和新功能与基于DCEP金融产品设计的差异,优化业务创新环境;三是渠道建设方面:升级渠道建设规划,联动优化网点建设、ATM等机具设备采购、支付器具功能扩展、网银和手银线上功能等。

(二)创新金融产品,抢抓和稳留客户

DCEP丰富了MO的存在形态,实现了客户钱包中物理钱币的数字化,为银行“线上实时揽存”提供了另一发力点。为了培养客户使用习惯,在客户新增、存款新增等业务方面联合发力,城市商业银行一方面应考虑设立“DCEP资金池”,提供实时线上兑换功能,方便客户及时使用DCEP;另一方面提供DCEP“余额宝”等创新场景金融产品,建立多维度的客户揽存突破点。

(三)做好财务分析,高质量用好存款准备金

据悉,央行将按照100%准备金制将DCEP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DCEP兑换给公众。城市商业银行在兑换时,应基于大数据做好内部财务和客户支付行为分析,预设对应会计科目,确认兑换额度区间,提高存款准备金应用质效。

(四)优化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响应内外部监管

现金无纸化将影响客户支付习惯和客户黏度,为各家银行带来一轮新的客户分配。在此变革下,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及时分析客户流向、DCEP使用趋势等数据,做好获客、活客和留客等工作准备;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逐步丰富数据基础标准细化数据粒度,做好统计分析,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全面支撑DCEP报送等外部监管工作。

 

五、总结展望

 

DCEP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场景金融创新和金融风控将成为未来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的热点。一方面,DCEP支持更加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不断渗入医食住用行各类生活场景,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城市商业银行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品,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各类场景;另一方面,为保证金融创新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将加大与金融监管机构的交流互通,获取全局性和专业化工作指导,逐步规范DCEP应用工作,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袁江昊.《探究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中国国际财经.2018(000)015

[2]王忠民.《央行与金融科技》.专家论坛.2018年12月

[3]孟刚.《法定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19年24期

[4]王炳楠.《国际战略视角下的数字货币发展研究》.新金融.2020年07期

[5]刘凌晨  程宏宇.《区块链金融理论与应用进展综述》.管理现代化.2020年05期

[6]林昕.《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以微信支付为例》.现代商业.2020年26期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47次  (CNNIC)2021年2月3日

[8]王松奇、王炜、徐义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年12月

[9]《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原书第2版)》 DAMA国际 DAMA中国分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5月

【发布评论】
热门文章